成语Ⅰ宴安鸩毒:成语故事.成语接龙Ⅰ看图猜成语
每天五分钟,积累丰富知识,益智健脑练口才。
【成语】宴 安 鸩 毒 yàn ān zhèn dú
【释义】: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剧毒。意思是贪图安逸享乐如同饮毒酒自杀一样致命、有害。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用以警戒人别懒惰的用语。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杜预注:“以宴安比之鸩毒。”
【近义词】:晏安鸩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示例】
宋·洪迈《容斋三笔·真宗北征》:“用是以知真宗非宴安鸩毒而有所畏者,故寇公易以进言。”
【造句】
但凡贪图安逸、耽于享乐者,常被贬为声色犬马、宴安鸩毒之徒,不成气候。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桓公作诸侯的盟主,在鲁闵公元年,北方的狄人向邢国侵略。在这以前,邢国已经被狄人围攻过一次,这次又被围攻,邢国不能抵御外来的侵略,只有派人向齐国求救。
当时齐国的相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管仲,据《左传·闵公元年》记载,管仲接到邢国的告急公文后,就向齐桓公建议说:“戎狄就好像豺狼一样,是贪婪而不知满足的;中原各国都是相互亲近的,是不可轻易放弃的。如果只是贪图一时安乐,那就是饮鸩止渴,是不能够怀念的!《诗经》中说:“难道不想着回家吗,怕的是这个竹简上的军事文字,必须遵守!”这竹简上的军事文字,就是非我族类,须得同仇敌忾,忧患与共!请君上按照简书上发兵救援邢国,以成同仇敌凯之大义!
齐桓公听了,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出兵援救邢国。
于是,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成语“宴安鸩毒”,意思是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用以警戒人别懒惰的用语。”
【成语接龙】
宴安鸩毒?毒药苦口?口不应心?心悬两地?地地道道?道学先生?生知安行?行不顾言?言不逮意?意气用事?事无二成?成败论人?人中狮子?子曰诗云?云游天下?下气怡色?色胆迷天?天行时气?气壮河山?山鸡映水?水中捉月?月晕主风?风风雨雨?雨散风流?流言蜚语?语短情长?长天老日?日旰忘食?食甘寝安?安分知足?足不出门?门户之见?见鞍思马?马面牛头?头面人物?物是人非?非昔是今?今生今世?世态人情?情天孽海?海岱清士?士死知己?己溺己饥?饥鹰饿虎?虎头虎脑?脑满肠肥?肥头大面?面红过耳?耳目喉舌?舌锋如火?火树琪花?花光柳影?影形不离?离世绝俗?俗下文字?字字珠玉?玉振金声?声驰千里?里通外国?国脉民命?命世之才?才气超然?然荻读书?书香世家?家累千金?金刚怒目?目击耳闻?闻声相思?思所逐之?之子于归?归心如飞?飞升腾实?实与有力?力微任重?重财轻义?义断恩绝?绝顶聪明?明教不变?变迹埋名?名噪一时?时至运来?来踪去路?路人皆知?知书明理?理不忘乱?乱世凶年?年湮代远?远虑深计?计功谋利?利喙赡辞?辞穷理尽?尽诚竭节?节用爱民?民不畏死?死眉瞪眼?眼张失落?落阱下石?石枯松老?老实巴脚?脚高步低?低三下四?四方之志?志大才短?短刀直入?入不支出?出陈易新?新沐弹冠?冠盖相望?望而却步?步罡踏斗?斗而铸兵?兵以诈立?立命安身?身做身当?当门抵户?户枢不朽?朽骨重肉?肉颤心惊?惊神破胆?胆如斗大?大显身手?
?请来挑战“饮”字开头的成语接龙吧!
【看图猜成语】
根据下列图片提供的信息,分别猜出成语。
1.
2.
3.
4.
5.
6.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好吧,机智的小伙伴,
是不是都猜出来啦?
本期参考答案:
1.削足适履,2.枯木逢春,3.见钱眼开,
4.执法如山,5.火树银花,6.龇牙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