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①之龙蟠②,苏州之邓尉③,杭州之西溪④,皆产梅?;蛟唬好芬郧?,直则无姿;以欹⑤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⑥,以绳⑦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殀⑧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⑨,明告鬻⑩梅者,斫[[!B11]]其正,养其旁条[[!B12]],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椶[[!B13]]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原载《定庵文集》〔注释〕?、俳壕山诘?,今南京?!、诹矗毫蠢铮挥诮衲暇┣辶股焦岸喜唷!、鄣宋荆杭吹宋旧剑谒罩莩俏髂?0公里,以“香雪?!蔽琶?,是中国著名的赏梅胜地,其地因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得名。 ④西溪:杭州老和山以北,由古荡向西约9公里的水网地带,统称西溪,与孤山、灵峰并称西湖三大赏梅胜地?!、蒽?qī):倾斜。?、廾髭蠛牛汗?,大力号召?!、呱阂浴曜迹匆欢ū曜己饬?、纠正?!、鄽|:同夭。短命,早死。 ⑨隐:隐衷,藏在心里的特别的嗜好?!、忮?yù):卖?![!B11]]斫:砍?![!B12]]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B13]]椶:同棕,棕绳?!布汀场」ㄗ哉涫墙乃枷爰?、文学家和改良主义先驱。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后入仕为官,道光十九年(1839年)辞官南归,此后写下许多著名文章,提倡政治改革,《病梅馆记》即是其中之一?!恫∶饭菁恰肥且黄⒁馍羁逃侄谰咛氐愕男∑肺?,它将文学创作、社会批判和思想启蒙巧妙地融合。以梅喻人,新颖地凸显了对“人”的关注,带有鲜明的人文色彩。首先,龚自珍以梅的形象构建起一幅独特的象征图景。梅与兰、竹、菊一起被称为“四君子”,其孤洁傲世的品质是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中常见的题材,经过长期发展定格为特定的符号,一般用来描绘某个主体的精神品质。本文题为“病梅馆记”,通篇只写梅之病、殀,塑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梅的形象?!安∶贰毕笳饔兴枷肴词苎挂值氖咳?,是残缺、病态的个体,也是作者这幅象征图景的中心。品梅标准象征清朝统治者选拔人才的畸形标准;“文人画士”象征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封建官员;“江、浙之梅皆病”象征中国社会盲目自大、守旧落伍、混浊如死水般的思想界;“疗梅”象征作者革除时弊的愿望与行动。这是龚自珍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以梅影射沉重的现实,表达了作者深重的忧患意识和?;馐丁F浯?,龚自珍借梅来阐明自己的人才观?!恫∶饭菁恰啡姆治讲糠?。第一部分写“病梅”,介绍“病梅”产生的缘由以及“病梅”的特点?!敖?、浙之梅皆病”,是由畸形的品梅标准造成的:以曲、欹、疏为美,以直、正、密为不美,“直则无姿”、“正则无景”、“密则无态”。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判断人才的标准,统治者需要的是曲意、庸懦、守旧的庸才和奴才,而不是正直、求新、有思想的真才。以僵化的八股文作为判断人才的标准,将士人拘限于故纸堆中,禁锢思想。第二部分写“疗梅”。“疗梅”就是要破除封建统治对人才的束缚,“解其棕缚”,“纵之顺之”,“复之全之”,让人才获得自由发展,个性得到解放。实现这点,需要改变选拔人才的标准。人才标准是时代的产物。人才标准不仅反映了不同社会与不同时期的人才观,更体现了国家的统治策略。作为社会统治策略反映的人才标准,是影响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风向标。一个时代确立的某种人才标准,经岁月的积淀,往往会形成难以逾越的价值取向,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取舍、风俗习惯的形成、社会教育的建构,起着引导作用。在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人才标准是德才兼备。但德与才在不同时期各有偏重,一般来说,治世强调德大于才,乱世强调才大于德。德与才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德”最初来自儒家思想,强调君子个人的德性修养,随着统治者的治国之略的变化,“德”的内涵演变为“三纲五常”,其核心是“忠君”。“才” 指真才实学,在中国古代衡量真才实学的重要途径是“出仕”,即做官。加之古代“重义理轻技艺”的传统,除了“出仕”,其他都为贱业。士人如何才能“出仕”,唯一的途径便是做好八股文。在科举制度的大棒下,士人沉浸于八股文的研究??凭僦贫鹊谋疽?,是要延揽天下人才,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到清代适得其反,“本为求才计,变成欺人技”,坑害了广大士人的身体与学问,使国家蒙受很大的损害。八股文做得好,为考官青睐,就是士子踏进仕途的敲门砖。八股取士制度的推行,使士人们的知识结构、生活情趣,不出揣摩剿袭的范围,他们所关注的也局囿于功名、八股选本的小天地。士人们的生机活力和个性被消磨殆尽,成为龚自珍眼中的“病梅”。龚自珍生活的嘉庆、道光时期已逢衰世,上述情况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让龚自珍更抑郁的是,尽管已出现了人才?;?,统治者却不思改变??登逼诘奈淖钟粤钪斗肿有挠杏嗉?,龚自珍在《咏史》中感慨道:“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统治者为加强思想上的统治和禁锢,继续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规定文体。这种人才选拔标准造成的结果是:真才因能力突出、个性鲜明而遭到排挤、贬官甚至诛杀;剩下的多是圆滑浮世、八面玲珑的假才。龚自珍在《乙丙之际箸(塾)议》中感慨:“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则非但鲜君子也,抑小人甚鲜。”即使“才士与才民出”,可是却有“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扼杀的原因,竟然是“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历史上每一次的思想解放,都是从人才标准的变更开始的?!拔胰疤旃囟端?,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传世的名言表明,龚自珍要人们从“病梅”中解脱出来。这具有承前启后的启蒙作用,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充分肯定龚自珍作为时代开拓者的作用:“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钡谌ㄗ哉涮岢恢纸】底匀坏纳竺酪帐豕??!恫∶饭菁恰分校ㄗ哉涮岬搅街纸厝幌喾吹纳竺拦?。清代的精美繁复的时代观念,令文人画士以曲、欹、疏的梅为美,以直、正、密的梅为不美,以病为美,以自然健康为不美,体现了一种畸形的审美艺术观。龚自珍主张通过疗梅恢复梅的直、正、密的状态,意味着提倡一种健康自然的审美艺术观。审美艺术观是时代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历史,审美艺术观和思想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唐的大气磅礴、健康饱满,宋明的清丽典雅,无不折射出时代观念的影子。时代观念的价值标准直接影响审美艺术观的形成与演变,审美艺术观又对个体的心性与情操、社会价值取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一种健康自然的审美艺术观有利于知识分子的人格和心性的塑造,有利于知识分子个性的培育和发展。龚自珍希冀人们从畸形审美观中解脱,其“思想之启蒙”意义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