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诫惧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柳宗元·诫惧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人不知惧,恶可有为①?知之为美,莫若去之。非曰童昏②,昧昧勿思③?;鲋梁缶?,是诚不知④。君子之惧,惧乎未始。幾动乎微⑤,事迁乎理⑥。将言以思⑦,将行以止⑧。中决道符⑨,乃顺而起。起而获祸,君子不耻。非道之愆⑩,非中之诡(11)。惧而为惧,虽惧焉如(12)。君子不惧,为惧之初。
【注释】
①恶(wu):怎么。
②童昏:愚昧无知。
③昧昧:沉思貌?!妒椤で厥摹罚骸懊撩廖宜贾!彼尾躺颉都罚骸懊撩炼颊?,深潜而静思也?!泵撩廖鹚迹床痪畛恋乃伎?。
④知:通“智”。
⑤幾: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易·系辞下》:“幾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⑥迁:变易。
⑦以:而。
⑧以:而。
⑨道符:道教的符箓。符,道教称为天神的文字。箓,纪诸天曹佐吏的名字和职责的名册。道教认为符箓可用于除灾治病及役使鬼神。道士作斋醮,符箓并用。
⑩愆(qian):过失。
(11)中:儒家伦理思想。《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敝溉说那楦忻槐患し⑹辈幌膊慌薨蘩?,无所偏倚的心境。诡:违背。
(12)焉如:如何。
【译文】
人不知道畏惧,怎么可以有作为?知道畏惧是好的,不如去掉它。不是说愚昧无知,不深沉思考?;隼戳瞬鸥械胶ε拢馐翟诓幻髦恰>拥奈肪?,应该出现在灾祸还没有开始发生的时候。事物的征兆还很微小的时候,办事就要合乎理。将要说话才思考,将要行动就停止。中间由道教的符箓决定,如果吉祥,便接着去做。做了而获得灾祸,为君子不耻。不是道的错误,不是违背了“中”。惧之为惧,虽惧又如何?君子不惧,是惧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