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咏柳
柳
岁岁逢春春可怜,争禁三起又三眠。
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
一声长笛河槁晚,回首苍茫几树烟。
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下,历代咏柳或借“柳”寓“惜别”之情的作品,并不算少。但周志蕙这首七律,咏柳而不着一“柳”字,可谓才思敏捷、想象丰富,出人意表,不落俗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周志蕙,字解苏,钱塘(杭州)人,周澍女,陈仲衡妻,室号浴碧轩,有《浴碧轩吟稿二卷,《诗馀》一卷,也有部分诗稿被其孙陈景?;慵杖搿冻率霞壹?。父周澎(1684—?),雍正八年(1730)状元,任职翰林院修撰,曾参与《康熙字典》的???、编纂工作。童年时期,周志蕙又曾受教于从父补云居士周雷,从小获得良好的文化熏陶,工吟咏?;楹?,周志蕙与丈夫陈仲衡“琴瑟静好”,常与亲友往来酬唱,一生颇为优裕,诗词风格也趋闲雅。
首联“岁岁逢春春可怜,争禁三起又三眠”,以拟人手法叙写春柳的情态?!叭鹩秩摺钡涑觥度ü适隆分械摹叭肆保骸昂何涞墼分杏辛?,状如人,号曰人柳,一日三起三眠。”关于“柳眠”的典故,宋无名氏《漫叟诗话》曾云:
尝见曲中使“柳三眠”事,不知所出。后读玉溪生《江之嫣赋》云:“岂如河畔牛星,隔岁止闻一过;不比苑中人柳,终朝剩得三眠?!弊⒃疲骸昂涸分杏辛慈缛诵?,一日三起三倒?!?/p>
柳可以“起”,可以“倒”,还可以“眠”,实难理解,有以为汉文帝为了赏柳而三起三眠,但从《漫叟诗话》所载看,还是一种拟人化的寓指,盖形容“弱柳”随风婀娜之态,这也就很容易与女子的婀娜多姿、妩媚多情相联。我们仔细品这句,诗人似以早春弱柳的拟人化口吻叹道“岁岁逢春春可怜,争禁三起又三眠”。“争禁”一词用得极妙,弱柳本不想“三起三眠”,但春风拂面,暖意绵绵,春困难耐,所以云“争禁”。
颔联“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进一步描摹春柳的风姿。飘摇的柳条就像“丝丝愁绪”随风而起,明亮美好的细柳,新雨过后更加妩媚动人。用“濯濯”一词形容春天的柳树并不鲜见,如《晋书·王恭传》:“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碧魄侵墩垩盍肥骸翱闪貉盍?,攀折将来就纤手。”这里需注意的是,“濯濯”做“明亮”解,从事理上看,当为明媚春光下的柳树显得“濯濯”,而非柳树本身如何“明亮”。
颈联“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仍以拟人化手法,描述古渡岸边,妩媚多情的春柳恋恋不舍,“欲?!弊∮巫拥拇?,但还是温婉而敦厚的,绝没有死缠烂打,更也没有声嘶力竭,最后还是“离亭留赠旅人鞭”。“离亭”也即驿亭,古时人们常在这个地方举行告别宴会,也是古典诗词表达送别的常用意象,如南朝阴铿《江津送刘光录不及》“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宋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等等?!奥萌吮蕖闭饫镏复毫米约旱牧Ρ喑傻摹把盍蕖薄U哿鞅薇臼枪糯河蔚囊恢窒八祝饫锪粼奥萌吮蕖辈唤鲂闯隽巳烁窕毫纳钋楹褚?,还彰显了深明大义的性格。
尾联“一声长笛河槁晚,回首苍茫几树烟”是对整个送别场景的结束之语,描写对象也转换到送别的游子身上。这里需注意,“槁”非枯槁意,“河槁”当即“河篙”,游子撑船远行,“一声长笛”是远行游子奏出的,“回首”即游子回首遥望岸边??杉饫锸税驯誓几擞巫樱傲敝皇窃缎杏巫友壑小凹甘餮獭钡拿烀:湍:?。这种转换自如、韵味无穷的结尾,可谓妙笔。
整首诗以拟人手法展开,人格化的“柳”近似“动画片”里的片段:春风中的弱柳“争禁”“欲?!薄傲粼?,这些动作和形象都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在历代咏柳作品中,可谓生动活泼而富有韵味。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