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举不避亲文言文翻译
《内举不避亲》文言文出自《吕氏春秋·去私》。内举不避亲,指举荐身边有才能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文言文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逼焦唬骸敖夂亲又鹨?”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逼焦唬骸吧?。”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逼焦唬骸拔绶亲又有?”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逼焦唬骸吧啤!庇炙煊弥9顺粕蒲?。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翻译
晋平公在位时,一次,南阳县缺少个县令。于是,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这个职务合适。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逼焦撕芫龋担骸敖夂徽悄愕某鹑寺?你怎么推荐仇人呢?”祁黄羊答道:“您是问我谁担任县令这一职务合适,并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于是,平公派解狐去任职。果然不出祁黄羊所料,解狐任职后为民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受到南阳民众的拥护。
又有一回,朝廷需要增加一位军中尉,于是平公又请祁黄羊推荐。祁黄羊说:“祁午合适?!逼焦唤实溃骸捌钗缡悄愕亩樱训滥憔筒慌卤鹑怂迪谢奥?”祁黄羊坦然答道:“您是要我推荐军中尉的合适人选,而没有问我儿子是谁?!逼焦邮芰苏飧鼋ㄒ椋善钗绲H尉形镜闹拔瘛=峁钗绮桓核?,干得也非常出色。
孔子听了以后,感慨道:“太好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外不排斥仇人,对内又不回避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作品出处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